民间故事:大雁塔的由来
时间:2024-12-12 10:02:28 编辑:农家故事汇
西安市南郊,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叫慈恩寺。寺内有座高大的古塔,叫大雁塔。
说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回国后,在长安城南慈恩寺整理带回的经文,发现少了一部明明带回七十五部,为啥只剩七十四部。他到处寻找,急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天下起大雪,唐僧放下经书,转到寺内后院清醒头脑。忽然看见西方飞过来一只大雁。他想,天都这样冷了,哪儿来的大雁?眨眼间,大雁已飞到慈恩寺上空绕着寺院飞了圈,一个俯冲,直扑唐僧怀中。唐僧忙用双手接着只见大雁口中衔着一部经书,正是遗失的那一部!唐僧髙兴得不得了,把大雁紧紧搂在怀里。
为什么大雁会给唐僧送经书呢?还得先说说唐僧救大雁的事。唐僧归国途中,经过片沙漠,由于干渴劳累,坐在沙丘上休息。这时,忽见天空扑楞楞落下一只鸟跌地后哀叫几声,便不动了。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唐僧上前抱起一看,是一只受伤的大雁。他赶忙取下葫芦给大雁灌了一点水,解开行囊翻出伤药;给大雁敷上。然后带着大雁一路东走。
个多月后,大雁伤好了。唐僧给它喂饱了食,饮足了水放它飞去。大雁几次飞走,又飞回来,就是不想离开。唐僧说:“你看,已经深秋了,我不能再留你。去吧,到温暖的地方去。
没有想到,两个月后的今天,大雁却飞到长安慈恩寺,送来了唐僧遗失的经文。唐僧既高兴,又奇怪,猛然,他感到手上有什么东西在流,一看是血!再一看大雁,才发现它口中滴血,双翅低垂,已经悄悄地死去了。唐僧伤心地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寺内众僧,大家起来问明情由,都被大雁的行为感动,为它的死去悲伤。
消息传进皇宫,唐太宗闻奏,传下一道圣旨,命令筑塔,一来为安葬大雁,二来为收藏经文,并赐名大雁塔。塔基就选在落雁处,以作纪念。
相关文章
-
正在生长的猪婆菜 猪婆菜:它是南方的一种蔬菜,又叫君达菜、厚皮菜等,鲜嫩多汁,适口性好,多在中国南方栽培,是南方特有蔬菜之一,在赣南地区也被称为“根踏”(音),多在冬季种植,基本上是在年后批量上市,以幼苗或叶片作蔬菜用,猪婆菜性寒,在湿热的春季尤其适合吃,在没有大棚菜的年代,它是春夏季新菜上市前主要[详细]
-
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回东北老家探亲,由于是赶在了暑假的尾巴回去,正值东北入秋时分,也是各种蔬菜丰收的时节,在这个季节里的菜,别有一番风味。望着菜园里红绿相间的各种有机蔬菜,真的是是一种感观的享受,吃起来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摘一筐豆角,挖几个土豆,配上点五花肉,一锅香喷喷的土豆炖豆角就出来了,香味扑鼻[详细]
-
青豆虾仁粥原料:鲜虾、青豆、大米、盐、胡椒粉做法:1、鲜虾煮好,剥皮,用清水洗净,焯水后,再用清水洗净污沫,青豆也用开水焯一下。2、将虾仁同适量冷水放在汤锅中,上旺火烧开后,下入淘洗干净的大米,用小火煮约50分钟至虾仁软烂时,纳青豆续煮10分钟,加精盐和胡椒粉调味,略煮,搅匀即可食用。虾仁花菜粥原料[详细]
-
民间有句俗语“秋后一伏热”,说是在刚入秋时,还处于三伏期间,气温仍然很高,酷热并没有完全结束。在饮食方面,切不能急于“贴秋膘”,应循序渐进的为家人添加进补的食材,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今天分享的美食是排骨,排骨的做法有许多,各种做法都别具一番风味。在饭店的糖醋排骨、椒盐排骨、粉蒸排骨,都很受食客的喜爱[详细]
-
教你“霸王别姬”的做法,辞旧迎新过大年,滋补又暖胃,收藏了甲鱼又叫鳖,民间又叫千年王八,甲鱼全国都有分布,一般生活在池塘,水库,湖泊,以及水流缓慢的河流里。甲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动物胶、角蛋白、铜、维生素D等营养素。甲鱼肉非常滋补,具有降脂降压,预防贫血,养颜护肤,增强免疫力,补虚壮阳的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