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生平——一生不得志的诗人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这首诗被收录到小学课本中,是他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这首诗语言简单、朴素、易懂,景真情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孟浩然青铜雕像
孟浩然,公元689年生人,字浩然,号孟山人,唐朝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
孟浩然一生空有一腔抱负,却仕途不顺,没有做过官。
早年,孟浩然隐居家乡,专心做学问,由于家中有些薄产,他不急于出门做事。孟浩然希望能将学问做好,一鸣惊人。
25岁,孟浩然告别亲人,离开家乡,在长江流域漫游,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希望得到推荐入仕。这一游就是十年,然而一无所获。
公元727年,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然而科举不中。在长安,孟浩然遇到了王维,两人互相欣赏,结为忘年之交。
公元729年,仕途无望的孟浩然离开长安,再次到江南游玩。
公元734年,孟浩然再次前往长安求仕,无果。
公元737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召孟浩然做幕僚,不久孟浩然辞职回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就是孟浩然在去荆州做张九龄幕僚的路上写的,全文只有一个愁字,但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又将自己的愁绪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自己已经48岁,依然是入仕无望,仅仅能做一个幕僚,心有不甘,又甚是无奈。

建德江古镇
738年,孟浩然背部生疮,次年病重。
740年,王昌龄路过襄阳,拜访孟浩然,两人相见甚欢,大量饮酒,导致病情加重逝世。
当年在长安求仕,孟浩然有过“转喉触讳”的事件,这导致了唐玄宗的不悦,最终没有任用他。关于这件事,有王维、李白、张说、李元绂四种说法。
王维说:王维说自己与孟浩然在家讨论诗词,恰巧唐玄宗来到王维家,孟浩然很紧张,躲到了床底下。见到唐玄宗后,王维如实相告,孟浩然不得不出来见唐玄宗。玄宗听说过孟浩然,让他作一首诗看看。孟浩然作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首诗有抱怨怀才不遇,明主不识才的意思,犯了忌讳,导致玄宗真的没有用孟浩然。
王维:老哥,不是我不出力,是你自己把事情搞砸了,别怪我啊,你可要和大家讲清楚,别冤枉好人。
李白说:大意是李白在一次与唐玄宗的对话中,提及好友孟浩然,唐玄宗于是召见孟浩然,让他作诗一首,孟浩然就作了上文的那首诗,结果唐玄宗不悦,没有用他。
张说说:张说向唐玄宗推荐孟浩然,玄宗召见孟浩然并让他作诗一首,孟浩然作了上述诗句,导致唐玄宗不悦,弃用。
李元绂说:一日唐玄宗让人进献佳句,孟浩然作上述诗句,唐玄宗不悦,弃之不用。
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孟浩然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也许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与仕途失之交臂。
这也许与孟浩然耿直的性格,为人处世不够圆滑有关。
性格决定命运。
-
那么导致外溢的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阳姐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1、按食谱或说明书选择对应的功能五谷浆、倍浓豆浆-----适合打各种五谷杂粮、豆类米糊、滋补糊 -----适合打五谷杂粮、各种米类养生粥、杂粮粥-----适合做五谷杂粮炖煮-----适合做长时间熬煮的食材2、按说明书食谱用量[详细]
-
1、我们先看压缩机,压缩机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1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70-90℃)。注意,这里排出的气态冷媒也是过热气体,如图所示,排出口压力为2.96MPa,这时对应的冷凝温度(饱和温度)为50℃,如果这时排气温度为70℃,那么说明压缩机排气[详细]
-
刺槐木材硬度十分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属于阔叶环孔材。相对密度0.77。材质坚硬,有韧性。硬度为7.刺槐原产北美洲,17世纪被引入欧洲,20世纪初由德国引入山东胶州栽培。刺槐因为是由西洋引进,故百姓称之为洋槐,其叶柄上有刺,所以叫刺槐。刺槐颜色[详细]
-
黑色家具容易落灰,可能是在打扫的时候,摩擦起电造成的,这时需要用清水里适量地添加中性的柔软剂,将抹布打湿后,重新擦拭黑色家具,这样可以缓解容易落灰的情况,还可以摆放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灰尘,不用的黑色家具,可以用报纸包裹起来。黑色家具容易落灰的解决方法黑色家具容易落灰,一般是在打扫环境卫生时,抹布与黑色[详细]
-
KTV分两种模式:一个是量贩式的。一个是夜总会形式的!量贩的就是大众化的K歌没有小费!公司是靠K歌时间来收取包厢费而赚钱!服务员就拿点工资1000左右没其他小费的!这个赚不到钱但比较稳定一点!夜总会式的就比较复杂!但赚的钱是没有底的高的一个月能拿到上万也有可能去那里的都是有钱的老板。夜总会都有小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