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风俗(登高赏菊插茱萸的含义)
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沿袭至今。
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对养生保健的指导。
登高以祈福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李敬孝说,登高风俗的由来有三点。
一是感恩祈福。重阳节在农历九月,正值秋收。人们面对丰收,感恩上苍润泽大地,让万物生机勃勃;感恩上天给予人们健康和生命力,安然度过这一年;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至于登高祈福,因为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山巅峰顶正是极阳与重阳之处,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故在重阳节登高求吉祥。
二是为“使志安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即秋季的特点是“收”“容平”。养生之要是“使志安宁”,要持有淡泊宁静的心境,豁达乐观的心态,使情志安定平静,用以缓冲深秋肃杀之气的影响;收敛夏季宣散的神气,使人体适应收敛的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如隋唐时期医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所言:“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登高与自然接触,可以缓解压力、通畅血脉,对防治心脑血管病、肥胖病、糖尿病等大有益处。
三是企盼长寿。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正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好时节,山巅之上清气上升。民俗中,“九九”音同“久久”,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精神。
赏菊为健康
菊花被谓之长寿之花,象征凌霜不屈,故而重阳节又叫菊花节。李敬孝说,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出自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爱菊声名远扬,形成重阳赏菊的民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为此,菊花文化节作为开封一年一度的国家级盛会,已连续且成功举办40届。民间还称农历九月为“菊月”,重阳节观赏傲霜怒放的菊花已成为盛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早记载菊花的是东周《大戴礼记·夏小正》:“九月荣鞠。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菊花是作为物候的标志来指导农业生产的。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服之轻身耐老”。“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这是李时珍对菊花用途的认可。3种菊花可入药:杭菊(黄菊花)、滁菊(白菊花)和野菊花。白菊偏重平肝养目,黄菊偏重散风解热,野菊花则偏重清热解毒。
插茱萸求平安
茱萸,又称越椒、艾子,为常绿带香植物,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功效。李敬孝说,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中药。重阳节所插茱萸为吴茱萸,有“辟邪翁”之说。古人认为,重阳节这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戴于臂,或以香袋佩带,或插在头上。
插茱萸自唐代就已盛行。大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佩茱萸因此成为重阳习俗的主要标配,登高会又称“茱萸会”,重阳节也称“茱萸节”。
-
曾经的我,一人独自在陌生的城市工作,好在是双休,躲在自己的出租屋里,看书学习打游戏,好不安逸,唯一的遗憾就是吃不好,小区门口的小饭馆都吃遍了,始终不尽人意,人在异乡,饮食和口味适应,还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时间一长,我就萌生了在家自己下厨房做饭的想法;简单采购了锅碗瓢盆之后,就开始去图书馆购买了几本[详细]
-
1、韭菜又叫起阳草,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独特的香味。2、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韭菜盒子”做法,喜欢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试一下。3、下面开始介绍所需要的食材:韭菜、面粉、粉丝、鸡蛋、食盐、水淀粉、老抽、白醋、味精、蚝油4、韭菜放入盆中用清水清洗干净,再放到流水底下彻底冲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大盆中放[详细]
-
铜钱草除了可以土培,还可以水养,它的生长速度相当快,水培时只需用一根铜钱草就能长出一整盆。不过用来水培的铜钱草一定要是健康无病的。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铜钱根茎的水培过程。1.插穗挑选铜钱草水培时生长速度很快,可以在母株里选择一根长势良好的根茎,单独剪出来,不用担心一根会水培不成功,只要适应了新环境,很快[详细]
-
孩子的成长发育往往是我们作为家长最为关心的事,但是现在许多孩子都十分的挑食,导致他们的营养跟不上,这可让我们作为家长的操碎了心,但是大家别担心,最近小编发现了一道菜品,十分的适合孩子吃,还特别 的有营养。海带和“它”是绝配,不腥不腻补钙好吸收,牛奶大骨头都要靠边站。“它”是什么呢?它就是排骨。排骨的[详细]
-
括括 kuò(guā):左右结构,左收右展。左部“扌”旁斜势抗肩,左伸右收,不要写宽。横画露锋起笔,大扛肩,勿长;竖钩起笔稍重,向下略左斜,从短横右部穿过,中间略细,略弯,劲挺有力,到位后跪笔弹锋出钩,钩不可大;提笔起笔左探,切笔后向右上方提笔出锋,过竖笔即止。右部“舌”字不要写宽,平稳端庄。平撇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