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分录怎么做分录?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代扣?
代扣个人所得税时的会计分录:计提工资或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实际支付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实际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在获得收入以后,需要缴纳的税款都不是我们自己去申报的,而是需要相应款项的支付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代扣个人所得税时的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或支出时,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这里企业根据实际业务,确定需要计入的科目即可。
实际支付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企业只是代扣代缴的角色。
实际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企业实际支付的个税,本来就是个人自己的钱,而不是企业需要承担的费用。也就是说,这一部分费用也不能计入企业的成本里面。
举例说明:
虎虎在虎说财税公司当会计,他的月工资是10000。其中虎虎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是1000,另外虎虎可以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是1000。
虎虎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1000-1000=3000。
查询个税综合税率表可知,虎虎在2022年1月适用的税率是3%。
即应缴税款=3000*3%=90。
虎说财税公司在2022年1月会计分录如下:
1、计提工资时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1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0
2、实际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00
贷: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三险一金1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90
银行存款8910(10000-1000-90=8910)
这里的8910就是虎虎在2022年1月份,实际可以拿到手的实际工资。
可以看出,1090的差额包括个人需要缴纳的个税以及个人需要承担的“三险一金”。这也是个税里面申报的工资,和实际发放工资有差异的主要原因。

3、实际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90
贷:银行存款90
除此之外,企业缴纳保险的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个人承担三险一金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当然,企业也需要把自己承担的部分一起上交。这里为书写方面,并没有涉及。

企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代扣?
对于企业来说,不仅在支付工资时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且给私人支付其他费用时,也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除了工资,最常见的就是劳务报酬了。毕竟,有的时候企业也需要找一些私人干一些小过程。当然,上市公司不能这样干了,他们的工程都是需要招标的。
当然,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在发生时都是需要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
综上可知,在个人所得九种收入类型中,除了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不需要企业代扣代缴个税,其他八项收入都需要企业进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建行单位结算卡,是建设银行面向单位客户发行的,以卡片为介质,凭密码(或附加支付密码)为客户办理相关联账户支付结算及法人理财业务的账户集合管理、使用的工具,具有身份识别、转账汇兑、现金存取、信息报告、投资理财等功能。产品解决客户四大痛点:1、凭证填写、印章加盖太麻烦。2、存取现金银行网点不上班。3、办[详细]
-
外币代兑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外币代兑机构经营外币兑换业务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及《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售汇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外币代兑机构,是指与具有外[详细]
-
一、普通股东:小股东也有大权利普通股东,就是咱们这些买了公司普通股的小老百姓。普通股就是公司里最常见的股票,买了它,你就算是公司的小股东。普通股东有啥权利呢?1、分红利:公司赚钱了,分红的时候,普通股东也能分到一杯羹。不过得等债息、优先股股息都付完了,才轮到咱们。2、参与管理:别小看这点股份,你可是[详细]
-
关于本息保障,需要看平台具体的保障条款。由于银监会规定平台本身不能提供担保,故本息保障一般由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担保公司或风险保障金完成。第三方担保的模式,如有利网。有利网平台本身是不承担其项目的本息担保的,网站上的投资项目是合作的小额贷款机构或融资性担保机构推荐,并提供100%本息担保。每笔投资都有电[详细]
-
在融资租赁合同交易中,保证金的运用非常普遍。但是保证金并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的法律概念,也没有法律对保证金的性质做出如定金一样的规定。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保证金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一、保证金的具体作用或形式多样化,其法律性质应当根据保证金合同或保证金条款的约定来确定。《最高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