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知识点—聂耳的生平简介
聂耳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国音乐家。从小家境贫寒,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产物。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聂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
1.生平
1912年2月14日生于一个中医家庭。他从小受到优美的民族音乐的熏陶,幼年便学习笛子和三弦等民族乐器。20年代末,在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进行地下的革命活动。后来得知当地反动政府要逮捕他,便于1930年7月逃到上海,在同乡的商号中当店员。
1931年5月考进明月歌舞团,通过自学和向团中的提琴手学习,音乐业务有了一些提高。1932年8月,他退出“明月”去北平,曾向托诺夫(Tonoff)学小提琴;11月回上海进“联华”影片公司,任音乐股主任等职;1934年4月人“百代公司”做收音工作。当时的中国,一方面是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方面是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方面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聂耳积极地参加了左翼文化运动,他与吕骥、任光、安娥等同志参加了左翼剧联音乐小组。
1933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和劳苦大众的解放而英勇斗争。从1932年起,他便严肃地、认真地考虑一个大问题:“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怎样才能创造出“能够兴奋起、鼓动起劳动群众的情绪”的音乐?这是时代提出来的大课题。
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的革命歌曲,这是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雄壮的歌声,他代表群众、代表民族呐喊,开创了一代乐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他不幸于1935年7月17日溺死在日本千叶海中。
聂耳的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群众歌曲和抒情歌曲两个方面,他的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和戏剧所写的插曲,这些音乐要比这些电影和戏剧流传得更广,生命力也更强。他曾经说:“脑筋若无正确的思想的培养,任它怎样发达,这发达总是畸形的发达,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立足点。”
2.音乐创作
◆群众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毕业歌》《前进歌》(这三首均为田汉作词)《自卫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打长江》。
◆抒情歌曲
《铁蹄下的歌女》(电影《风云儿女》插曲)《塞外村女》《梅娘曲》《飞花歌》。
◆儿童歌曲
《卖报歌》等。
◆民间器乐曲
改编整理《金蛇狂舞》(根据乐曲《倒八板》整理)《翠湖春晓》《昭君出塞》。
-
那么导致外溢的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阳姐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1、按食谱或说明书选择对应的功能五谷浆、倍浓豆浆-----适合打各种五谷杂粮、豆类米糊、滋补糊 -----适合打五谷杂粮、各种米类养生粥、杂粮粥-----适合做五谷杂粮炖煮-----适合做长时间熬煮的食材2、按说明书食谱用量[详细]
-
1、我们先看压缩机,压缩机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1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70-90℃)。注意,这里排出的气态冷媒也是过热气体,如图所示,排出口压力为2.96MPa,这时对应的冷凝温度(饱和温度)为50℃,如果这时排气温度为70℃,那么说明压缩机排气[详细]
-
刺槐木材硬度十分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属于阔叶环孔材。相对密度0.77。材质坚硬,有韧性。硬度为7.刺槐原产北美洲,17世纪被引入欧洲,20世纪初由德国引入山东胶州栽培。刺槐因为是由西洋引进,故百姓称之为洋槐,其叶柄上有刺,所以叫刺槐。刺槐颜色[详细]
-
黑色家具容易落灰,可能是在打扫的时候,摩擦起电造成的,这时需要用清水里适量地添加中性的柔软剂,将抹布打湿后,重新擦拭黑色家具,这样可以缓解容易落灰的情况,还可以摆放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灰尘,不用的黑色家具,可以用报纸包裹起来。黑色家具容易落灰的解决方法黑色家具容易落灰,一般是在打扫环境卫生时,抹布与黑色[详细]
-
KTV分两种模式:一个是量贩式的。一个是夜总会形式的!量贩的就是大众化的K歌没有小费!公司是靠K歌时间来收取包厢费而赚钱!服务员就拿点工资1000左右没其他小费的!这个赚不到钱但比较稳定一点!夜总会式的就比较复杂!但赚的钱是没有底的高的一个月能拿到上万也有可能去那里的都是有钱的老板。夜总会都有小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