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回顾·人物·潘天寿的生平简介

潘天寿(1897—1971)
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早年自署懒道人、心阿兰若主持,晚年自署东越颐者、颐翁、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县冠庄村人。
1915年至1920年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1923年至上海,先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1928年定居杭州,任西湖艺术院教授,翌年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
1944年至1947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
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
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1963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
国画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均藏于中国美术馆;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 行草条幅 桑麻鸡犬知如旧,一路红深魏晋花。
重要艺术观点
吾国书法中有一笔书,史载创于王献之。其说有二:一、狂草一笔连续而下,隔行不断;二、运笔不连续,而笔笔气势相连续。如龙蛇飞舞,隔行贯注。
实则书家作书,笔画稍多时,字间行间,每须停顿,笔头中所沁藏之墨尽,写之即成枯竭,必须向砚中蘸墨。前行与后行一笔相连,极难自然,以美观之,亦无意义,以此推论,以第二说为是。
绘画中亦有一笔画,史载创于陆探微,其法亦有二,大体与书法相同,以理推之,亦以第二说为是。
吾国文字与绘画之组成,以线为主,线以骨气为质,由一笔至千万笔,必须一气呵成,隔行不断,密密疏疏,相就相让,相辅相成,如行云之飘渺于天空,流水之流行于大地,一任自然,即以气行也。气之氤氲于天地,气之氤氲于笔墨,一也,故知画者必知书。
——潘天寿画谈随笔

潘天寿 临黄道周《榕坛问业》(局部)
美术界对潘天寿的认知有艺术史的广度。在他们看来,潘天寿的作品充分发挥了以线为主的中国画表现特点,造型概括简约,风骨雄健、刚直、凝练。潘天寿用浓墨作泼墨法,加上使用焦墨,画面显得苍茫厚重,枯湿浓淡中有着丰富的神韵。潘天寿澎湃的艺术激情,让他的画笔在内,思绪在外,着力于雄奇壮观、辽阔遒劲的意境,笔墨灵动,神采飞扬。这得益于潘天寿用墨的创新。潘天寿笔墨粗放野逸,焦、浓、泼、积之墨交替使用,画作婀娜华滋,淋漓丰润,意境悠远。

潘天寿 国画 松荫夜话
潘天寿书法筑基于黄道周、张瑞图、二爨,率为险峭劲厉一路。这与他崇尚阳刚、金石气的审美倾向是颇为一致的。但与一般取法黄道周、张瑞图者注重书法本身的‘取向’和完整有序的‘陈述’不同,潘天寿是完全站在绘画的空间、视觉立场来间离地把握和取法对象……潘天寿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在审美风格上取得了惊人的协调和一致。它体现出与传统书法审美观念完全不同的现代绘画视觉空间立场和现代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壮美。
——姜寿田

潘天寿 行书懒将会心联

潘天寿 临吉金文字

潘天寿 篆书条幅 门无客至惟风月,山外人归带夕阳。
-
那么导致外溢的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阳姐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1、按食谱或说明书选择对应的功能五谷浆、倍浓豆浆-----适合打各种五谷杂粮、豆类米糊、滋补糊 -----适合打五谷杂粮、各种米类养生粥、杂粮粥-----适合做五谷杂粮炖煮-----适合做长时间熬煮的食材2、按说明书食谱用量[详细]
-
1、我们先看压缩机,压缩机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1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70-90℃)。注意,这里排出的气态冷媒也是过热气体,如图所示,排出口压力为2.96MPa,这时对应的冷凝温度(饱和温度)为50℃,如果这时排气温度为70℃,那么说明压缩机排气[详细]
-
刺槐木材硬度十分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属于阔叶环孔材。相对密度0.77。材质坚硬,有韧性。硬度为7.刺槐原产北美洲,17世纪被引入欧洲,20世纪初由德国引入山东胶州栽培。刺槐因为是由西洋引进,故百姓称之为洋槐,其叶柄上有刺,所以叫刺槐。刺槐颜色[详细]
-
黑色家具容易落灰,可能是在打扫的时候,摩擦起电造成的,这时需要用清水里适量地添加中性的柔软剂,将抹布打湿后,重新擦拭黑色家具,这样可以缓解容易落灰的情况,还可以摆放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灰尘,不用的黑色家具,可以用报纸包裹起来。黑色家具容易落灰的解决方法黑色家具容易落灰,一般是在打扫环境卫生时,抹布与黑色[详细]
-
KTV分两种模式:一个是量贩式的。一个是夜总会形式的!量贩的就是大众化的K歌没有小费!公司是靠K歌时间来收取包厢费而赚钱!服务员就拿点工资1000左右没其他小费的!这个赚不到钱但比较稳定一点!夜总会式的就比较复杂!但赚的钱是没有底的高的一个月能拿到上万也有可能去那里的都是有钱的老板。夜总会都有小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