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人物——白居易人物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淮南的几个节度使发动叛乱,战火骤起。他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安全,将他送到今浙江去避难,他便随母离开家乡,漂泊江南。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16岁的白居易从江南来到京城长安。他写了《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送给名诗人顾况去看。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令顾况叹服,于是,顾况到处赞扬白居易的诗才,白居易也因此而初露锋芒。他在长安住了三年,因无事可干,于贞元六年(790)返回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居住。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参加乡试中选,来到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十六年(800),他考中进士,十八年(802)冬,他参加吏部会试,中“拔萃”科,任秘书省校书郎。这年,白居易将家由徐州迁到长安城的常乐里居住。宪宗元和元年(806)四月,他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的科考,列第四名,被调任周至县尉。在这里,他写下了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一直传诵至今。二年(807),他又通过了殿试,被授翰林学士。三年,担任右拾遗。
白居易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战乱中度过的,他颠沛流离,南来北往,较多地接触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目睹了广大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心怀报国之志。元和四年(809),他向宪宗皇帝上 书陈事,在《策林》奏疏中提出“重礼教,以归仕人心”,“尊贤能,以澄清吏治”,“罢兵革,以苏民困”,“薄赋敛,以安民生”等主张,宪宗皇帝对他的意见并不重视,只是听听而已。这时,他的好友元稹因弹劾-,触犯了权贵,白居易上疏援救,宪宗皇帝便借口将他改为京兆户曹参军。这是他在政治斗争中受到的第一次挫折。

元和五年(810)五月,白居易担任左拾遗。次年,其母病逝。服丧期满后,814年他入朝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被刺,白居易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触犯了权贵,被以“僭越言事”的“罪名”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在江州四年中,他写了许多诗篇,其著名的长诗《琵琶行》,表达了他对下层社会妇女悲惨遭遇的愤满,也抒发了自己受贬的郁闷心情。诗中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把歌女的痛苦和诗人的惆怅心情描写得情真意切。元和十三年(818),他得宰相崔群的帮助,调任忠州刺史(治所在今四川忠县)。忠州地瘠民贫,白居易“劝农均赋税”,“省事宽刑书”,劝导农民发展荔枝和木莲树的生产。
元和十五年(820),穆宗李恒即帝位,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司门员外郎。后改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他回朝任职,本想能有所作为。但他在京两年,眼见朝政腐败,朝臣中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斗争非常激烈,感到很失望。他也曾向皇帝上书,但没有被采纳。因此,他便请求外任。长庆二年(822),他被调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三年,他为人民办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筑钱塘湖堤,引水灌田,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长庆四年(824),他被召回京城,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次年,他被调任苏州刺史。但这时,他已经对现实丧失了信心,消极悲观,想逃避现实,独善其身。
唐文宗李昂上台后,朝廷的大权仍然操在大宦官手中。白居易辞了苏州刺史职务返回家乡。大和元年(827),他在朝中任秘书监。次年,授任刑部侍郎。大和三年(829),他以太子宾客身份闲居洛阳。这时,他对政治感到厌倦,常和香山寺中僧人交往。大和四年(830),他被任命为河南尹,只是管辖洛阳城。大和七年(833)四月任期满,再以太子宾客身份分司东都。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春,白居易以刑部尚书的头衔致仕,结束了他40年的仕宦生活。此后,他移居香山寺,自号“香山居士”,一心参佛,与僧人吟诗唱和。他出资帮助香山寺修建了“亭一所,登寺桥一座,连桥廊七间,大小房屋十多间”,声称今生信佛,“来世”也信佛。禅宗的重要典籍《景德传灯录》把白居易正式列为如满的法嗣。会昌六年(846),这位伟大的诗人与世长辞,终年75岁,葬于香山寺外山坡上。

白居易一生的伟大贡献,是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仅诗就有三千六百多首。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元和十年(815)当他被贬往江州后,他给好友元稹写了一封长信,即有名的《与元九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他的文学主张。他认为文学创作要为社会的政治教育服务,“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使之成为改造社会、陶冶人的精神面貌的武器。他主张文学创作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为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劳苦人民说话;他提倡继承《诗经》的风雅传统和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经验;他批评了自六朝以来诗歌创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阐明了诗歌创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他的进步文学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和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自己的文学作品亦充分反映了他的文学创作理论。
白居易生性善良、正直,敢言直谏,有刚正不阿的操行。他坎坷的经历,也使他有机会了解广大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状况,因此,他写的大量讽喻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受压迫受剥削的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和现实意义。其中《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50首是最光辉的代表作品。他在《新乐府序》中明确表达自己写讽喻诗的目的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使皇帝了解社会下层状况,达到“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的目的。他这种善良的愿望虽然无法实现,但强烈地反映出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的创作技巧具有独特的风格。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加以艺术刻画,使作品的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形象鲜明突出。他作品中的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准确,普通老百姓读得通,听得懂。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称赞说:“天下俚语被白乐天道尽。”因而他的作品得到广泛流传。据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中说:“……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至于他的名篇诗句,更是远传日本、朝鲜等国。
白居易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伟大诗人,他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受到后世人的敬慕。他的作品辑为《白氏长庆集》71卷,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目前,尚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事白居易的研究,表明他在世界文坛上是很有影响的。

-
巧克力酱是一款美味甜品,主要原料有可可粉、牛奶等,既可以作为一种甜品食用也可以作为面包等调味酱来使用。一款巧克力酱的用途非常广泛,许多巧克力面包面团、甜品、蛋糕抹面、慕斯淋面、甜品装饰、吐司抹酱等等,都会用到他。做法也很简单。原料:可可粉、牛奶75ml、白糖。首先,把牛奶倒入锅里,煮沸时放入两大勺可[详细]
-
很多人在买电脑时,面对计算机的性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i5还是i7? 酷睿i5处理器是英特尔的一款产品,同样建基于intel nehalem微架构。与core i7支持三通道存储器不同,core i5只会集成双通道DDR3存储器控制器。另外,core i5会集成一些北桥的功能,将集成Pci-e[详细]
-
说起蒜苗做的美食,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菜肴就是四川的“回锅肉”,蒜苗浓烈的香味完美地遮盖了猪肉油腻的缺点。因为冬季土壤含水量低的原因,使得蒜苗的香味达到最高,另外因为这个时候蒜苗刚出苗不久,所以吃起来也很嫩。今天小帅就分享几道用蒜苗做的家常菜,干饭人别错过了。《蒜苗回锅肉》食材:猪臀肉,青蒜苗,豆瓣酱[详细]
-
在家就可以做的哈根达斯,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无需冰淇淋机,只要有冰箱就可以。奶香味浓郁无冰渣,加入蔓越莓也太赞。食材:可生食鸡蛋4个淡奶油200克炼乳120克细砂糖30克蔓越莓干适量做法:1准备好所需材料;2做蛋糕一样把蛋白和蛋黄分离,容器保持无油无水;3糖分三次加入打发到这种硬性发泡后备用;4淡奶油[详细]
-
土豆作为一种优质的食材,是我们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可炖,可炒,可凉拌,各式各样的做法,无论怎么做都好吃。土豆含有大量淀粉和各种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很多地方都把它当成主粮来食用。土豆一年四季都热销,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