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安徽的大文豪吴敬梓生平简介
胡适在《吴敬梓传》说:"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吴敬梓。"


吴敬梓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他真切感知到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的现状。他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里。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也帮助他确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那么,这位杰出的清代作家,其一生又是被赋予了怎样的艰难与不朽?
公元1710(即康熙四十年),吴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显者”的一个官僚家庭。
吴敬梓家族世代为地方世族,“家声科第从来美”。其远祖在明代永乐年间被封为骁骑尉,受邑江苏六合。高祖吴沛,为人耿介正直,宁肯贫居度日,不愿攀附权贵,时宁国太守关骥以书召进,他谢而不往。吴沛博学多才,能文善诗,工书法。
公元1723(即雍正元年),13岁的吴敬梓不幸丧母,次年随父至赣榆任所。
“其父坦荡·耳濡目染”
吴敬梓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他学习认真刻苦,头脑又聪颖,很快就打好了学识的功底。加之他出生于官宦人家,沾染些“家本膏华,性耽挥霍”的习气,从而养成一种放荡豁达的态度,胸襟开阔, 睨尘俗,令人感到他是一个才识过人的才子。
吴敬梓其父(吴霖起)到任赣榆县之初,见到教舍凋零倒塌之状,果断捐献俸钱,继后变卖祖产肥田三千亩,及在五河、天长、含山、和州等地的祖传当铺、布庄、银楼等,修建因1668年在大地震中毁坏殆尽的文庙、尊经阁。并且新建了“敬一亭”。
吴敬梓亲眼目睹了其父的贡献,为他深感骄傲。然而同时目睹了其父因不善于巴结上司,终被罢官回乡的不公待遇,使他对官场的腐败有了切身的体会。在父亲的直接监护下,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和培养,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学基础。


“过早成婚·百磨其志”
公元1726(即雍正四年)16岁的吴敬梓与陶氏成婚,这也使得他与全椒望族金氏门第的关系更密切了。两年后,他回乡帮助料理岳父丧事。
公元1730(即雍正八年)20岁时,去滁州为姐夫金绍曾病故奔丧。过早丧母的吴敬梓很小就面对严酷的世事,对于他,虽然是冷酷了一点,但却磨炼其不凡的意志。
正因为有了这十年的种种经历,才使他最终与官场决裂。过早的婚姻没有能像第二次与叶氏婚姻那样,完全摆脱了父母包办,婚姻之言的封建传统的模式,而带给吴敬梓一个全新的自主婚姻。
“众亲分家·孤立无援”
公元1722年(即康熙六十一年)吴敬梓中秀才,其父吴霖起因病辞官,他陪送父亲从赣榆返回故里,但吴霖起终于一病不起。从此吴敬梓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先是族人们倚仗人多势众,提出了分家的要求,“兄弟参商,宗族诟谇”。
在一场争夺遗产的内战中,孤立无援的吴敬梓终以失败告终,留给他的资财寥寥无几。分家之后,吴敬梓的病弱的妻子陶氏也因不甘忍受族人的欺凌,饮恨而死。他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也由此发生了变化。
吴霖起留下了二万多两银钱的巨额遗产,可是敬梓“素不习治生,性富豪上”“倾酒歌呼,穷日夜”,“生性豁达,急朋友之急”,族人之间有“夺产之变”,“兄弟参商,宗族诟谇”,视之为败家子,“乡里传为子弟戒”。
“生活窘迫·以书易米”
公元1733年(即雍正十一年),他与续弦叶氏迁来南京,移家金陵秦淮水亭,住在秦淮河畔的白板桥西,家境已困,从此,吴敬梓在南京定居下来。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梓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公元1736年(即乾隆元年),安徽巡抚赵国麟、江宁巡导唐时琳,和学台郑江力荐他前去参加博学鸿词科廷试,他因消渴加剧拒绝,堂兄吴檠、友人程廷祚则落选而归。晚年生活困顿,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度日,“囊无一钱守,腹作千雷鸣”,以至以书易米。
吴敬梓在真州曾投靠革职回乡的官绅杨凯,由于生活困窘,他有《雨》诗曰:“明晨衔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表示希望杨凯资助其生活。


“穷困潦倒·名作即成”
公元1743年(即乾隆八年),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梓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
当他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仍好交友,“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而吴敬梓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正成书于该阶段(即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公元1803年(即嘉庆八年)。
“一代才子·醉酒辞世”
公元1754年(即乾隆十九年),54岁的吴敬梓,到江苏扬州访友痛饮,微醉之中,反复朗诵唐人张祜的《纵游淮南》一诗,主要是去投靠两淮盐运使卢见曾。
十月二十八日,他与自北京南下的王又曾在舟中痛饮销寒。归来之后,酒酣耳热,痰涌气促,救治不及,顷刻辞世。
时为一月十一日。当时守在床边的只有幼子吴鏊。生前好友金兆燕和王又曾协助料理丧事, 其时,吴敬梓一贫如洗,“可怜犹剩典衣钱”,卢见曾替他购棺装殓,遗柩得以归葬金陵清凉山下。
-
那么导致外溢的原因是什么呢?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阳姐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1、按食谱或说明书选择对应的功能五谷浆、倍浓豆浆-----适合打各种五谷杂粮、豆类米糊、滋补糊 -----适合打五谷杂粮、各种米类养生粥、杂粮粥-----适合做五谷杂粮炖煮-----适合做长时间熬煮的食材2、按说明书食谱用量[详细]
-
1、我们先看压缩机,压缩机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过热气态冷媒(10℃),排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70-90℃)。注意,这里排出的气态冷媒也是过热气体,如图所示,排出口压力为2.96MPa,这时对应的冷凝温度(饱和温度)为50℃,如果这时排气温度为70℃,那么说明压缩机排气[详细]
-
刺槐木材硬度十分高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属于阔叶环孔材。相对密度0.77。材质坚硬,有韧性。硬度为7.刺槐原产北美洲,17世纪被引入欧洲,20世纪初由德国引入山东胶州栽培。刺槐因为是由西洋引进,故百姓称之为洋槐,其叶柄上有刺,所以叫刺槐。刺槐颜色[详细]
-
黑色家具容易落灰,可能是在打扫的时候,摩擦起电造成的,这时需要用清水里适量地添加中性的柔软剂,将抹布打湿后,重新擦拭黑色家具,这样可以缓解容易落灰的情况,还可以摆放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灰尘,不用的黑色家具,可以用报纸包裹起来。黑色家具容易落灰的解决方法黑色家具容易落灰,一般是在打扫环境卫生时,抹布与黑色[详细]
-
KTV分两种模式:一个是量贩式的。一个是夜总会形式的!量贩的就是大众化的K歌没有小费!公司是靠K歌时间来收取包厢费而赚钱!服务员就拿点工资1000左右没其他小费的!这个赚不到钱但比较稳定一点!夜总会式的就比较复杂!但赚的钱是没有底的高的一个月能拿到上万也有可能去那里的都是有钱的老板。夜总会都有小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