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少林寺有什么看头呢?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中国五岳之一。其陡峭的山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嵩山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瞩目的地方。
而嵩山的另一个神秘身份,则是夏朝古文明的发祥地。
根据《史记·封禅书》载:“太室山,黄帝所常游”。也就说早在神话时代,中华文明的先祖黄帝已经光顾过嵩山了。
自黄帝之后,明主尧也巡狩告成,周流五岳,崩于阳城。这里的阳城就是嵩山南面的告成镇。而舜帝也曾五载一巡狩,巡五岳。

尧将大权禅让给了舜,舜也高度重视嵩山,派人前来祭祀。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帝舜十五年,帝命夔后有事于太室。”
但是相比尧舜,真正和嵩山关系最密切的,却是之后的大禹。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舜禅让于大禹,就此成为新一代首领。但大禹掌权之后,却没有延续之前的传统,而是彻底毁了禅让制,把权力移交给了儿子启,从而诞生了中华文明第一个朝代,夏朝。
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国语·周语》的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这句话的意思是;祝融是夏人的祖先,发源于崇山(嵩山)。十分明确地指明了嵩山是夏朝兴起发祥地。
把历史再往前推,大禹的父亲鲧最早就在嵩山一带活动,史称为“崇伯鲧”。

大禹受封为夏伯,封地就在嵩山。所以在古籍中,大禹也被称为“崇禹”。
登封县北太室山万岁蜂下,有一块崩裂为二的巨石,人称“启母石”。
民间传说帝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无处安居。帝尧安排鲧去治理洪水。
鲧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从天神那里偷来神物“息壤”。
息壤是一种神土,遇水则涨,鲧治水的办法就是把息壤撒入被洪水拥堵的河道里,将其变为陆地,阻拦河流。
而治水在疏不在堵,鲧治水九年,洪水不但没消退,反而四处蔓延,危害更大。

此时,尧已让位于舜。舜上位之后,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立威,第一件事就是以治水无方的罪名,把鲧给杀了。而后又将治水的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禹。
传说,禹是鲧的肚子里跳出来的,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在视察了天下的水势之后,精心规划,开山凿石,疏通河道,将洪水引入东方的大海。
民间传说大禹娶涂山氏为妻,结婚四天后便外出治水,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在嵩山一带治水,贤惠的涂山氏每天给他送饭。
由于看山是一件力气活,禹不得不变成一头熊,使出神通。
为了不惊吓到妻子涂山氏,禹与她相约,自己肚子饿的时候,会以击鼓为号。其他时间不要靠近治水工地。
然而,意外发生了。有一次禹在凿山时,不小心踢落一块石头,石击中了鼓,涂山氏误以为丈夫肚子饿了,急忙送饭。
此时,禹正变为熊专心开山,压根没留意到妻子。
涂山氏看见一只巨熊正在张牙舞爪,吓得拔腿就跑,禹见此情景,也是心急,忘记变成人形,急忙在后面追赶。

当两人追赶到万岁峰下时,涂山氏实在跑不动了,就地一躺,化为了巨石。
禹悲痛欲绝,想起已有身孕的妻子,泪眼婆娑拍着石头大喊:“我的孩子呀!”。
喊声中,巨石突然崩裂,从石头爬出了一个男孩。(孙悟空的出生和这个很相似)
因为石裂而生,禹就把这个男孩取名为“启”,即“开裂”之意。
启长大之后,成为了新一代的首领,建立了夏王朝。
如今,这块诞生启的大石头还在,被后人称为“启母石”。高达十米,下围长四十三米,朝北处崩裂下半块大石板,就是启出生遗迹。

然而,人毕竟人,不是妖猴。“启母石”显然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趣谈。这并不妨碍汉武帝来此凭吊古迹,修建启母庙,纪念夏朝首位君王。
如今,启母庙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庙前建造的“启母阙”。
启母阙离启母石不到200米,由石材雕刻砌成,分东西二阙。阙顶正脊已毁,大部分的石砖遗失,幸运的是,历经千年风雨,雕刻的图案至今清晰可见。
这些图案大多以神话传说故事和古代社会生活为主,如玉兔捣药图,蹴鞠(古代足球) 图、斗兽图、饮宴图、驯象图以及太阳神、月宫、大禹化熊等神话题材的画面共六十余幅。记载着古代文明的点点滴滴。

再说回嵩山,嵩山山脉主要由太室山和少室山构成,这里多石洞石穴,太室山之石室大,故为太室;少室山之石室小,故为少室。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这件事与大禹娶妻有关。
传说大禹娶的是涂山氏姐妹二人。姐姐为正妻,妹妹为偏妻。分住在两座山头。因为“太室”“少室”在古代是“大妻”“小妻”的意思。所以姐姐所住的山被称为太室山,而妹妹所住的山被称为少室山。
恰巧的是,“启母庙”位于太室山下,而少室山下建有“少姨庙”。由此可见,有关大禹娶姐妹为妻的说法还真有几分道理。
嵩山之所以是夏代的发祥地,不仅仅是这里成就了大禹,诞生了夏启。

更因为,嵩山东南的告成镇,也就是古代的阳城,曾是夏朝的都城。
根据古籍记载,夏代曾屡次迁都,但都城大都以嵩山为中心,散布在周边几百公里。
之所以夏朝围着嵩山转磨修城,就在于嵩山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
这六处险地,嵩山一带就占据了三处,分别是太室(太室山)、阳城(阳城山,嵩山南)、三涂(三涂山,嵩县西南)。可见位置实在太重要了。
综上所述,嵩山作为夏朝古文明的发祥地,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历史的长河中,嵩山的夏文化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如今,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嵩山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这份悠久的历史遗产继续熠熠生辉,为人类的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
很多人在买电脑时,面对计算机的性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选择i5还是i7? 酷睿i5处理器是英特尔的一款产品,同样建基于intel nehalem微架构。与core i7支持三通道存储器不同,core i5只会集成双通道DDR3存储器控制器。另外,core i5会集成一些北桥的功能,将集成Pci-e[详细]
-
说起蒜苗做的美食,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菜肴就是四川的“回锅肉”,蒜苗浓烈的香味完美地遮盖了猪肉油腻的缺点。因为冬季土壤含水量低的原因,使得蒜苗的香味达到最高,另外因为这个时候蒜苗刚出苗不久,所以吃起来也很嫩。今天小帅就分享几道用蒜苗做的家常菜,干饭人别错过了。《蒜苗回锅肉》食材:猪臀肉,青蒜苗,豆瓣酱[详细]
-
在家就可以做的哈根达斯,比外面买的还好吃。无需冰淇淋机,只要有冰箱就可以。奶香味浓郁无冰渣,加入蔓越莓也太赞。食材:可生食鸡蛋4个淡奶油200克炼乳120克细砂糖30克蔓越莓干适量做法:1准备好所需材料;2做蛋糕一样把蛋白和蛋黄分离,容器保持无油无水;3糖分三次加入打发到这种硬性发泡后备用;4淡奶油[详细]
-
土豆作为一种优质的食材,是我们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可炖,可炒,可凉拌,各式各样的做法,无论怎么做都好吃。土豆含有大量淀粉和各种营养物质,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很多地方都把它当成主粮来食用。土豆一年四季都热销,因[详细]
-
高筋面粉、低筋面粉,那么低筋、中筋、高筋面粉有什么不同,和普通面粉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面粉按其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分为高筋粉High Gluten Flour、中筋粉Middle Gluten Flour、低筋粉Low Gluten Flour高筋粉颜色较深,本身较有活性且光滑[详细]